从产业到人才,旅游院校如何培育产教融合生态链丨《意见》系列研修班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4日 14:07 点击率:
《意见》设计亮点是什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夏建国对《意见》进行了深度解读。夏建国指出,《意见》涵盖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内容。夏建国认为《意见》的设计亮点在于“四链联动”“四位一体”“四维度”。
产教融合是在产业和教育渗透融合的格局与机制下,各类相关要素有序重组所形成的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生态系统。
“四链联动”
《意见》提出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联动”的协同战略格局,四链环环相扣,相互支撑。
实体经济和产业是核心
科技开发和创新是动力
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是关键
人才培养和教育是基石
“四位一体”
《意见》首次明确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四位一体”的深化产教融合的体系框架。
政府要统筹同步规划,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
企业是重要主体,提出了“引企入教”改革的系列举措;
人才培养改革为突出主线,提升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质量;
行业和社会组织发挥供需对接作用,促进中介组织和服务型企业催化。
“四维度”
《意见》重点构建了“四维度”的协同推进机制。
学校侧改革从实施产教融合工程,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完善招考配套制度,加强学校治理结构,创新教育培训服务入手;
企业侧改革注重拓宽企业参与途径,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开展生产实习实训,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强化企业职工培训,鼓励企业积极投资;
社会组织侧改革着手强化行业协调,规范市场服务,打造信息平台,健全第三方评价,促进供需双向对接;
中央和地方政府侧改革要避免命令式“拉郎配”,着力健全需求导向培养机制,加强企业信用约束,落实财税用地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开展建设试点。
如何突破“三热三不热”?
夏建国认为,要突破产教融合的过程中的上热下不热、官热民不热、校热企不热“三热三不热”现象,需要理念、政策、学校三方“联手”而行。
理念形成产教融合社会共识
将产教融合确立为国家基本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产教融合促进法,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互补性制度。
政策打造产教融合生态
构建一条完整的科研成果转化链,构建“产业、行业、专业”集成融合的生态系统,实施应用型大学重点支持计划,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培育产教融合生态。
学校推进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校尝试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形式运行的产教融合模式,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共享组织体,建立“校中厂”“厂中校”,构建学生、教师与企业生产、研发零距离对接的教学培养机制。对接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与政府共建智库。
大学必须介入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建如表示:
高校形成专业集群的目的是减少课程之间的冲突和重复,形成有效联接,以便覆盖产业领域对人才的知识和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高校专业集群建设要与产业集群对接,即行业企业因素融入高校专业集群的课程、项目建设。主要方式包括市场购买与课程置换;龙头企业主导的行业学校或院系与企业办学或共建;建立作为联盟的产业学院,由行业企业提供第二段课程与实习实训平台;组建政府主导、院校主动、产业服务机构和企业参与的“四位一体”产业人才培养教育联盟。
旅游院校要自觉融入行业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王昆欣表示:
旅游院校生于旅游业、长于旅游业、壮于旅游业、强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靠旅游业。旅游业是旅游院校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旅游院校发展要依托行业、融入行业、服务行业、扎根行业、引领行业,坚持围绕旅游办专业、围绕旅游育人才、围绕旅游搞科研、围绕旅游强服务的宗旨。
旅游院校融入行业必须解决好五个问题:政策与机制、平台与机遇、条件与环境、教授与团队、能力与方法。
双元创新培养人才
何谓“双元创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谷慧敏指出:
双元创新由双元文化创新和双元管理创新两部分构成。
双元文化创新是指在人才的观念层面,体现出‘以德为本+以智为高’‘中国深度+国际广度’‘理论学习+产业实践’的办学理念,强调教育中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培育。
双元管理创新指在工具层面,包括专业建设中双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建构、人才能力特征等要素,体现了‘酒店专业+X(外语、健康等)’‘科研带动+教学驱动’‘专业教育+养成教育’的办学特色。
基于双元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规律,培养能够胜任酒店及健康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产业投资、经营、管理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的卓越创新人才。
行业企业应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周春林认为:
产业变革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课程体系设计、实习实训、职业精神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
十八大以来,各方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采取了重要举措。
首先,注重形成合力,强调政策配套性和产业介入性,政策制定更加注重多部门联动;
其次,集中力量在行业参与职业教育机制、创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现代学徒制、股份制办学模式等重点领域寻求突破;
第三,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走出去,助力重点行业到国(境)外办学,推动职业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校和企业合作。
旅游专业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
对于旅游专业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华侨大学国家级旅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旅游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主任汪京强表示:
卓越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学校对接行业,行业联合学校,校企职责共担,建立起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建立分层培养机制,根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破理论课程内容的壁垒,打破单门课程设置的实验体系以及单个实验室的界限,重新建构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体系的协调配合结构;
形成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创新、专业型旅游人才;
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开发创新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够与职业标准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