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2313112 zhongyanzhongxin@caace.cn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7日 11:24 点击率:


2019年7月13日,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National Industry-Education Callaboration Alliance in Safety & Emergency,NIECASE。)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与新兴际华应急产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全国73所高校与68家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的相关领导、行业专家和代表等近300人参加本次大会。

1563332397612HyFcIX.jpg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原副主任高广伟、国家发改委国防司原副司长周平、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监测应急处调研员曲国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等嘉宾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致辞。

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新时代急需的各级各类新型应急人才

1563332458921DCjuFf.jpg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致辞)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在致辞中表示,应急与安全事业发展需要新型人才作为重要支撑,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产教融合之路,加快应急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打通教育、科研、产业、服务和社会公共教育环节,打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环节,并加快与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创建新形态安全教育发展的方式,创新应急安全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共同推动应急与安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速应急与安全领域创新成果产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将和合作伙伴一起,加快推动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各项工作,深化产教融合,为应急安全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1563332495036aA5j6u.jpg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原副主任高广伟致辞)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原副主任高广伟从应急管理与事故救援人才建设方面提出,亟需通过联盟整合利用产业和教育行业的组织、政策、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联盟在创新、协调、指导和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育出一批应急管理规划、应急队伍管理、事故现场决策指挥等综合新型人才队伍,提升应对事故现场勘察能力,防治次生衍生事物危机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自动化、智能化,非接触式探索设备总控能力、现场救援决策指挥能力辅助决策操作系统等能力,为培养新时代所需各级各类新型应急人才提供智力保障。

1563332521426rOezhJ.jpg

(国家发改委国防司原副司长周平致辞)

国家发改委国防司原副司长周平在致辞中分享了四点经验:第一,问题导向。对事件本身要有是否能够处理和应对的感知能力,以及要有处理事件的可靠系统,问题出现后有足够的自我修复能力。第二,能力建设。理论体系建设可以预测未来,解决前瞻性问题;知识体系建设可以直观的解决定量问题;技术体系建设通过物质手段、功能手段集成、创新的解决问题;管理体系建设要突破传统的行政管理,强调创新性;人才体系建设涉及理论型、知识型、技术型、管理型等综合型人才培养。第三,应对挑战。包括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诸多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信息化过程冗余的碎片化信息向可靠性信息整合的挑战;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生物安全、农业种植及关键农产品的问题等;国际化进程中会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类挑战。第四,坚持过程。应急过程是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在专业性、区域性上都需要有整合的过程,需要各方力量相互配合与磨合,最终达到融合发展的目标。

1563332565139B35I3s.jpg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监测应急处调研员曲国燊致辞)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监测应急处调研员曲国燊在致辞中提出应急与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担负起培育发展新动能的使命任务,以产业的形势培养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和素养,把国家公共安全需要换化为应急产品生产、服务提供、教育培训等市场新需求、新业态,逐步形成应急安全需求培育、业务生成、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应急与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为原动力,依托市场机制,迭代产生与安全威胁新特点、新类型相适应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以产业形态提升全民安全素养、国家应急能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促进应急所用及相关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引领科技和制造领域发展。同时,他提出为有效解决我国应急与安全产业当前面临的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双不足”的问题,首先需要从管理层面,处理应急产业各发展目标之间、调控和市场之间、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完善、友好的应急产业现代市场体系;其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应急安全产业人才培育和服务体系有层次、创新型、复合型的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和科研团队,夯实应急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推动集聚发展,打造龙头企业,以创新驱动应急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15633325926714zhprh.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作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在主旨报告中表示,公共安全体系是包含突发事件、成灾载体及应急管理的三角形理论模型。突发事件发出或者携带灾害性,它作用到成灾载体上导致成灾载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果超越了临界值就造成破坏,成灾载体遭受的破坏就是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科技、管理与文化三足鼎立为全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保障的支撑体系:技术的发展最终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支撑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需要开展硬件和软件的研发;文化则强调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能力、安全理念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风险评估与预防技术及预测预警监测是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中主动保障的重要环节;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是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中主动进行反应的主要环节。公共安全治理需要凝练公共安全治理的能力体系,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有助于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的培养,尤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行业专家云集,共话“人才培养、校园安全、产业优化”

联盟根据应急安全教育界、产业界相关主题需求,举办了3场圆桌论坛,15位专家学者从多个维度就我国应急与安全不同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1563845997996BXrlGj.jpg

第一场论坛:新时代 召唤新型应急人才

第一场圆桌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 召唤新型应急人才”,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主持,陕西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桂维民、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宋英华、首钢工学院(北京市安全生产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百岐作为主讲嘉宾,分别就应急安全学院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与分类、新时代应急安全人才培养等维度展开深度研讨。

1563846031847ER5SF6.jpg

第二场论坛:校园安全理论与实践

第二场圆桌论坛的主题为“校园安全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袁宏永主持,新兴重工集团新兴际华应急产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晓昊、江苏警官学院教授卜全民、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文和、美国UL检测认证机构建筑和生命安全事业部中国区总监许洁作为主讲嘉宾,分别从企业、学校、政府的视角引用具体案例,就应急安全文化、企社学研合作路径、产业园区建设等进行深入阐述与视频资料展示。

1563846043172BQTVKR.jpg

第三场论坛:产教融合 科教兴国 做强做优应急产业

第三场圆桌论坛的主题为“产教融合 科教兴国 做强做优应急产业”,北京东方核芯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骥主持,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科技委主任曲国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教授李雪峰、西安高新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刘国兴、北京化工大学安全工程系主任张东胜作为主讲嘉宾,从宏观层面深入解读应急产业的重要性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强调指出应急产业的“强”和“优”要成为未来应急产业发展的主线和特色。

此外,三场论坛嘉宾对台下参会代表的提问进行了全面、细致、系统的讲解。

开启“新时代 新应急 新科教”新征程

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成立大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构建国家总体安全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的战略部署为主线,以“新时代 新应急 新科教”为主题。大会宣读并集体表决通过《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章程》与《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选举办法》,选举产生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和专家委员会成员。同时,对联盟3家分中心,包括西南区域分中心、华东区域分中心和华中区域分中心,以及4家专业委员会,包括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和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的牵头单位进行了授牌。

1563846050748yorE42.jpg

专业委员会、区域分中心授牌仪式

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未来将与高等院校和企业同力协契,优势资源共享,创新发展我国应急安全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联盟将充分发挥其介于产业和教育之间配置资源的独特优势,培育和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工程(实验项目),实现应急安全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为国家安全体系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石与产业支撑,为应对各类安全挑战提供大国应急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