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与安全校企合作联盟(创新中心)”筹备会议 在京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8日 11:11 点击率:
2019年1月5日上午,应急与安全校企合作联盟(创新中心)筹备会议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顺利召开。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何国家,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中国委员会主席闪淳昌,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原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寻寰中,陕西省政府参事、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桂维民,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执行委员会主任杨捷,新兴际华应急产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柱,以及来自高校、实体企业、科研院所等56家单位成员,100余人出席了此次大会。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在致辞中表示,应急安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了国家、社会、企业、学校、家庭对应急安全有越来越紧迫的要求。应急安全事关国计民生。集体乃至个人的急迫需求,事关国家、民生。当前应急安全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都不能很好适应应急安全产业新发展。加快应急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产教融合之路,并加快与数字化、智能化融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将和合作伙伴一起,加快推动成立应急安全校企合作联盟的各项工作,深化产教融合,启动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创新实验,为应急安全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中国委员会主席闪淳昌认为,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当前产业仍存在着产业体系不健全、市场需求培育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发展缓慢等问题。应坚持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坚持统筹推动、综合施策,推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发展,实现行业优势资源共享,从七个方向必须共同做好产教融合的有关工作:推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课程开发、学科与院系建设;推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宣传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强化大中小学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提升公众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安全文化教育体验基地,培养浓厚的安全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创建活动,利用好读物、教材、动漫、游戏、影视剧、微视频及新媒体的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应用,突破目前应急装备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服务于“一带一路”为引领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加强应急管理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提到,政府对应急管理与防灾救灾高度重视,2018年中国因瓦斯事故死亡的矿工已经从20年前的四位数下降到了两位数,这其中,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教育人才培养也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应急安全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有机结合,应急安全科学教育需要综合性的多学科课程支持,大学教育模式就存在很大的优势。发展应急科学教育夯实应急产业基石,设立相关学科专业,将应急知识渗透到各个学科专业里面去,打造系统性的应急科学与工程学科教育体系,进而组建应急科学与工程教育相关科研院所。对灾害,围绕应急开展的各项工作需要转换思维,抛开常规管理的思维束缚,将原来分散在各个常规学科里的零散的应急知识进行梳理,再凝聚,重塑以灾害事故应急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充分利用企业平台和高校人力智力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应急科学与工程学科教育、应急产业发展是应急事业的两个重要着力点,应急学科发展让应急事业走得远,应急产业让应急事业做得强,做得大,增强我国应急产业的技术水平、科技含量,发展应用技术、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寻寰中则从企业产业如何介入市场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寻寰中认为,中国应急安全产业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新形态、城市扩大化与新兴产业新探索的事业需求所共同决定,更是由人民需求所决定。应急安全与公共管理领域事关重大,企业必须要抓好市场的特点,面对应急领域有限化、专业化、细分化的市场,不能盲目扩张,粗放管理,要有针对性研究应急安全本质特征,尤其要注意应急安全中有关化工、通讯、制造、智能产业制造领域的市场。企业也要重视政府对应急安全领域发展方向的主导,应急安全公共管理要靠制度体系支撑、保障,这表明企业要积极主动研究公共政策,主动寻求政策的扶持与指导,此外也要大力引入教育科技领域的意见建议,为企业决策乃至产业、国家决策提供支撑。
本次筹备会还围绕如何创新应急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应急安全领域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工程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针对联盟常态化持续健康运营模式展开了有益的探讨。
应急与安全校企合作联盟(创新中心)(筹)是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指导和监督下,由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新兴际华应急产业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30 余家院校和20 余家单位及企业共同发起的全国性非营利性非法人社会组织。联盟建设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发展,实现行业优势资源共享,创新发展我国应急安全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联盟将充分发挥其介于产业和教育之间配置资源的独特优势,培育和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工程(实验项目),实现应急安全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为国家安全体系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石与产业支撑,为人类应对各类安全挑战提供大国应急的中国方案。